逻辑故障是指在存储介质( 主要是硬盘 )完好的情况下, 由于病毒破坏、误删除数据或分区、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 针对逻辑故障目前主要采用扫描的方式将未被覆盖的数据恢复出来。目前我公司对于常见操作系统的逻辑故障恢复的成功率均以达到95%以上,只要数据没有被覆盖都是可以恢复出来的。
-
逻辑故障包括
-
删除分区
格式化驱动器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感染病毒或硬盘通电自动重启等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前分区为3个时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变为一个分区,D、E、F、消失
访问驱动器弹出“未格式化驱动器或磁盘未被格式化”的对话框时
使用GHOST导致数据丢失时
进行CHKDSK扫描会使损坏的文件或文件夹扩展名更改为.CHK文件时
使用复原CD导致数据损坏时
PQ调整分区时出错,重启无法看到分区
动态磁盘不认等
-
友情提示
-
建议用户,在灾难发生后应尽快关机,防止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丢失数据的区域写入数据,造成二次破坏,数据无法挽回。另外,很多用户在发生上述情况的时候盲目的听从一些非专业人事的误导在故障磁盘安装各种恢复软件或进行其他操作,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都会对原始数据形成多次覆盖而导致数据无法恢复 。
-
误格式化(format)
-
通常是人为造成的。最害人的是:原先系统安装winxp或者win2000,通常情况下系统盘是C盘,文件系统是NTFS格式,而其他分区是FAT32格式。当用户想重装系统,用win98启动盘启动,运行Format C:命令, 实际上格式化的不是C盘,因为原先的C盘是NTFS格式,DOS下看不到NTFS分区,DOS自动的把硬盘上的第一个FAT32分区当成了C区,而这个分区恰好是用户存放数据的分区,格式化错了位置。单单格式化分区,而没有往格式化的分区上写数据,数据可以100%恢复。
注意事项:不要再往格式化过的分区写数据!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误克隆(Ghost)
-
这类情况比较多,克隆顺序弄反,克隆选项选错(比如说原先应该是分区对分区而选错了分区对硬盘等)。
注意事项:不要再往误克隆过的硬盘写数据!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分区逻辑错误
-
通常表现为分区大小跟实际大小有出入,例如10GB的分区在电脑里显示是120GB,或者120GB的分区显示为10GB。同样硬盘本身大小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60GB变成0GB等。这种情况可以100%恢复出硬盘的数据。
注意事项:不要重新格式化不正常的分区或硬盘。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分区表丢失 Partition lost
-
表现为:硬盘原先所有分区或者部分分区没了,在磁盘管理器(winxp win2000 win2003)看到未分区的硬盘或者未分区的空间。
注意事项:不要重新分区和格式化硬盘。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磁盘提示要格式化
-
变成RAW格式,磁盘的卷标没了,变成了“本地磁盘”,双击盘符不能进入,而提示“磁盘未被格式化,想现在格式吗?,右键查看E盘属性显示文件系统为RAW格式,容量变为0字节。
注意事项:1、不要格式化;2、不要往出现故障的分区写数据,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PQ转换出错
-
FAT32-->NTFS转换或者重新调整分区大小的过程中,程序出现错误或者突然断电,都会导致硬盘分区不可访问,提示磁盘参数错误等信息。还有一种情况是,从FAT32向NTFS转换顺利完成,但是中文命名的文件和文件加都变成????或者变成乱码。还有,用pq调整分区大小的时候会报错、或中断了, 重启后分区会丢失 。以上问题都可以100%的恢复出原先硬盘的数据。
注意事项:1、不要格式化不正常的分区;2、不要往出现故障的分区写数据, 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
-
BOOT扇区错误
-
这是最常见的硬盘软件故障,通常表现为:1、分区能打开,文件和目录都变成乱码;2、分区打不开,点击该分区会提示用户说“此分区未格式化,是否要先在格式化”。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一般是:不正常关机、病毒破坏、突然断电等。如果是单单BOOT扇区出现问题而引发的上述症状,可以100%恢复出硬盘分区中的数据。
注意事项:1、不要格式化不正常的分区;2、不要往出现故障的分区写数据这样才能保证不会造成数据的二次破坏。